一年级数学教师对《比高矮》上册优秀评课稿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对《比高...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师对《比高矮》上册优秀评课稿

2017-03-14 收藏

今天谈谈我对一年级上册《比高矮》李老师这节课的评论。比一比是一个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从中体会比较的方法,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张老师是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可以看出,张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从整体看,好的方面有:

1、  组织教学、课堂调控能力强。

对于刚入学还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这点做的很好,课一开始张老师就通过“夺红旗”活动、想不想和老师玩游戏等话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节课下来,老师能很好地调控好课堂纪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  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可以说,课的整体设计很好,从情境的创设到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再到列举生活中什么比什么高、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知、体验高、矮,因为高矮的判断对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的方法,和比较中要注意的问题,如老师说:比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他们?这句话就问得好,让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这样,不仅知道比较的方法,还知道比较的条件。教学中,教师组织了学生小组活动、交流,让学生全员参与了讨论和表达的机会。

3、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会比较高矮、长短、厚薄,体验比较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小组活动等,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拿了一本厚的、比较小的字典和一本薄的比较大的笔记本,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如何比较厚薄,指出比较的地方,并用手摸一摸。还有就是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时,教师用直观的教具演示,把弯曲的绳子拉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比较要按一定的标准。

4、  渗透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师对《比高矮》上册优秀评课稿

教师利用课本主题图,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所看到的,如: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等,说到两位小朋友送老爷爷过马路,及时地教育学生应尊老爱幼,帮助有困难的人,有机地渗透了德育教育,同时也锻炼了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拓展学生思维。

在课的结束时,老师还很有用心的举了个例子,如:外国的一条河和中国的长江比,谁长?湖南的一座山和广东的一座山,谁高?怎么比较呢?这样的问题,很好地延伸了课本身,把思维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值得探讨的方面有:

1、小组活动时很多时候会出现混乱,或是学生不明白要做什么,主要原因是学生活动目标不明确,老师交代不清楚。张老师在这节课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特别是把目标要求交代清楚外,还安排好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活动,这样的小组活动才会有效、有序而不乱。

2、教学中教师叫4个学生演示排队比高矮时,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但老师没很好地利用到学生提供的资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不够全面。说到这里,让我想到很多时候老师们在教学中放不开,不敢让学生去多想多说,只是点到即止,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思维的拓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