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面积的意义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教材从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表面入手,明确“面”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进而形成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教材采用描述的方式,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意义,并让学生依此说出其他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而且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能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1.经历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的过程,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形成过程。
2.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在理解面积的意义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在探究面积计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备重难点
重 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难 点
1.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1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1章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随堂训练:第五节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复习重点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解析:同分子法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2
数学教学应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6春学期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数学知识点:坐标特征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随堂训练:第三节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反思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数学练习: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做题需要分类讨论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苏教版)
2016年小学4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西师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有关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初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第11章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模拟题(青岛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题(沪教版)
初一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练习: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数学重点知识:角平分线的坐标特征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