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方法解答,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2.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迁移类推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连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看条件,提问题
每班45人,8个班 ?
①
每人植树3棵,360人?
每月用水200吨,2个月 ?
②
每吨水1.14元,400吨水 ?
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贴5张?
每页贴了15张邮票,贴了3页 ?
2.对比练习
①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一共有多少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②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每箱可以卖多少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评析:第一道题的两间是递进关系,第二道题让学生从三个条件选择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然后把求出的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再求出最后的问题。此练习沟通了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为新课学习分散了难点。]
二、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复习题中对比练习两题的异同点。如果把第①小题的一共有多少热水瓶,第②小题的每箱可以卖多少元这两个问题去掉,这两题就变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板书)
[评析:在练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奠定了学生对新课进行探索获得成功的可能。]
三、启发讨论
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读题,摘录条件和问题:
条件 问题
5箱热水瓶
每箱12个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每个热水瓶卖11元
2.讨论:我们知道,两个相关联的已知条件,就能提出一个问题。这里有三个已知条件,这三个条件哪两个可以组合?组合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把求出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转化成条件后,再加第三个条件组合,你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给与孩子理性的对待
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一位老教师的20条教学经验
石根华:一位数学家的41年传奇
关于课堂教学的多数条建议
家长教给孩子的三种改错方法
孩子考试怯场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有关于数学的名家名言
小学数学教学就经验交流
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要重视家庭中的快乐教育
丰富多彩的数学印象
名家谈数学的作用
论新课标为指导的师范生角色转换
专家建议 父母帮助男孩改变学习习惯
数学名家谈数学
30句常用数学名词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
扬州市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解析: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养成教育的探索
中外名家谈数学
利用生活学数学
家长该如何辅导孩子的小学数学学习
11岁女孩被数学题难住服毒自杀
名家谈数学 余元希学习数学必须循序渐进
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家长批评孩子时 掌握六个技巧效果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