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方法解答,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2.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迁移类推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连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看条件,提问题
每班45人,8个班 ?
①
每人植树3棵,360人?
每月用水200吨,2个月 ?
②
每吨水1.14元,400吨水 ?
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贴5张?
每页贴了15张邮票,贴了3页 ?
2.对比练习
①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一共有多少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②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每箱可以卖多少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评析:第一道题的两间是递进关系,第二道题让学生从三个条件选择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然后把求出的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再求出最后的问题。此练习沟通了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为新课学习分散了难点。]
二、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复习题中对比练习两题的异同点。如果把第①小题的一共有多少热水瓶,第②小题的每箱可以卖多少元这两个问题去掉,这两题就变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板书)
[评析:在练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奠定了学生对新课进行探索获得成功的可能。]
三、启发讨论
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读题,摘录条件和问题:
条件 问题
5箱热水瓶
每箱12个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每个热水瓶卖11元
2.讨论:我们知道,两个相关联的已知条件,就能提出一个问题。这里有三个已知条件,这三个条件哪两个可以组合?组合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把求出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转化成条件后,再加第三个条件组合,你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材解析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2016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6四川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文答案
2016北京海淀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数学理答案
2016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数学考点]随机事件概率的几种常见模型
2016广东江门高三一模各科试题(理科数学)
2016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学习的误区
[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听课应注意哪些方面
提高数学成绩的三大妙法
2016北京西城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中原名校高三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如何学好立体几何
2016年4月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数学理试题
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数学考点]怎样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016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6四川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答案
高中数学笔记如何做
克服高二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一)
高二数学概念学习的六大法宝
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学好高二数学
2012中考数学复习: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
2016广东江门高三一模各科试题(文科数学)
2016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数学注重能力 物理注重研究
2016北京海淀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