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 )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 )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个卡通形象,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同学,男同学的人数有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2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趣味数学故事《巧测金字塔高度》《蜗牛何时爬上井?》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运算法则知识点必备
西师大版《6~10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第四单元过关卷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等三角形存在可行性讨论
人教版五上数学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
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备考最佳方案
2016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知识点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
2017年小升初数学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一上《准备课》练习题
初中数学辅导:需提前进入应考模式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辅导:轴对称图形例题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口算练习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016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初二数学试卷:三角形章节检测
高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数列期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上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主要解题思路
新课标三年级上《周长》练习题
2016北师大版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提升练习及解析
2016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训练题(新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