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角》_教材解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
首页>数学教研>教材解析>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角》

2017-03-13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3、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

三、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一副三角板、彩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角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新图形-角。

板书:角

1、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图,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十字路口,图中哪里有角呀?

学生找到后举手发言。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学生从身边找到角后发言。

活动二:动手体验角的特征

1、折一折。

⑴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彩纸,动手折出一个角,然后用手摸一摸这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

⑵师:把刚才你摸角的感觉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体会。

2、比一比。

⑴老师画出一个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一想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⑵师:这个角可以用⌒标出。记作:1,读作:角1。

⑶让学生指出三角板中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⑷完成课本第64页练一练的内容:请你用铅笔画出图形中的角。(完成后反馈)

⑸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学生反馈。

活动三:做一做角。

1、师:请同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做成一个活动角。

学生动手做。

2、小组活动:

⑴和同桌玩一玩角。

⑵如果想使自己的角变得大一些,应怎么办呢?

3、反馈交流:

教师边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4、比一比。

⑴师: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课本第65页第1小题)

⑵师:比较形状一样的三角板的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课本第65页第2小题)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教学反思:

从教学目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教师强调了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学习;注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体验。

整个教学目标已经有了结果性目标和可操作的体验性目标,但还不够清晰,尤其是体验性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没有考虑充分,尤其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和把握上有明显不足。

揭题是开门见山的形式,具有简洁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枯燥之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虽然贴近生活,学生熟悉,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但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来说,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会有难以表达的感觉

折一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跃然纸上,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两面性,没有做好如何面对学生个性思维和个体差异的情况准备。容易导致学生在摸角时得不到正确的体验。

教学生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时,老师不用手把手的教,可以把学生的感受和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老师只是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练习内容设计上突出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但练习在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继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反馈上还要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

做角玩角都是为学生感受角的大小和什么变化有关而服务的,能够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到角的这一特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体验的过程,放慢课堂的节奏,这样体验才可能深刻才能达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效果。

比一比这个环节应突出两类角的比较方式的不同,而且在方法上应呈现比较方法多样化。教师在备教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基础,而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各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现学习阶段最直接的办法。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的过程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但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的关注,仅着眼于认知和技能角度,由此形成的学习目标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出现了教师系统、有序的往学生头脑中装填现成知识的现象。

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过于局限与教材的编排,应该根据需要做适当的调整甚至更大的变动以求达到经济有效的效果。每一个教学环节缺少紧密的联系点仅仅以知识作为教学流程的主导线索,缺少构建知识的过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