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数学内容:课本第67~69主题图,例1、列2及后面做一做。
数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的读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计数、每个十个小方二块、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问:99加1是多少?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较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思品教育)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朋约能坐多少检。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试怎样数呢?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在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流畅发。
4、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358
师:这是多少?请你写出来。教师板书:写作:358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三百五十八。
(3)教师拨203
①请你写出这个数,并请1人板演,注重强调格式。
②在练习本上,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630。
1、请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
2、请学生核对。
3、师:说一说这个6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
(5)、同桌互相拨数、认读。
(6)、完成第69页面的做一做第1、2两题。
1、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
2、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略)
初一数学下册6.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教案(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教案(二)
初一数学教案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教案(1)
初一数学教案第七章三角形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与不确定教案1
初一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教案(一)
七年级数学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2)
初中数学教案消元(1)
初一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2课时)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因式分解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教案(第二课时)
初一数学下册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1)
初一数学下册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案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实数1
初一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初一数学下册课件:平方根2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平方根1
初一数学教案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小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6.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初一数学下学期9.1课题学习(一)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实数3
七年级数学下册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五)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实数2
七年级数学下册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一)
初一数学教案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初一数学第五章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