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练习十1~4。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十(1)]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 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十1。
(1) 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5分别乘4、5、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 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十2。
(1) 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十(3)。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十(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作业:
1、口算:
36= 64= 26= 56= 45= 16=
53= 62= 66= 44= 34= 52=
2、在○里填上+、-或。
2○3=5 2○5=7 5○4=20 5○6=30 5○2=10 5○4=1
3、不计算,你能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2□ 56□ 25□
33□ 64□ 45□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高三数学教师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练习课》教案
2016二年级下数学趣味期末专项训练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解质因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教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湘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提高训练题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空间与几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节约用水》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提高训练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提升训练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教案
小升初综合能力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提高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文字叙述与解决问题综合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三》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