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设计说明
1.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源泉。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说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
本设计在教学3的倍数时,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初步的猜想。再由猜想与验证的不一致,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接着根据学生提出的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记录表
学生准备 百数表 计数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用5,6,7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
师:能组成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需观察这个数的个位即可。那么你们能通过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即可,那么你们能猜出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猜想吗?他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课件出示百数表。
师:在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圈一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个位上是哪些数?刚才那位同学的猜想正确吗?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
2.观察百数表中圈出的3的倍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引导学生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学生找不到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斜着看,先看第一斜行的3,12,21。
学生分组讨论这3个数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第一斜行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相加,和是3。
(3)第二斜行是否也有这一特征呢?第三斜行呢?第四斜行呢?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从第一斜行开始思考3的倍数的特征,能使教学难点化整为零,易于逐个突破。
3.操作验证。
(1)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几个3的倍数:12,42,45,75,87,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并填写记录表。
3的倍数 | 共用几颗珠子 |
(2)思考:观察这些3的倍数,它们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的和与3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数学上册立方根家庭作业2016
小学数学上册六年级期末试题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六年级期末上册数学试卷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走进花果山》教案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带答案和解释)
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范例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初中初一上册数学辅导重点:合并同类项
初一数学上册方根的估算家庭作业试题
2017中考数学命题指点:四大陷阱集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画轴对称图形随堂练习
五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随堂练习
2017中考数学名师辅导: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度区分
归纳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
中考数学冲刺阶段复习攻略2017
鲁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无理数家庭作业
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上册六年级期末试卷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2017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苏科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知识点:数据的整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