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 |
三、编排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是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的。1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是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有联系的。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2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2012人教版八上13.2《立方根》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9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
2012人教版八上12.2《作轴对称图形用》word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八上15.4《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14.2《一次函数》word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5.1《整式的乘法》word教案(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人教版数学八上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3.1《平方根》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2.1《轴对称》(第3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3课时)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12.3《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14.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2012人教版八上14.2《一次函数》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8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
人教版数学八上14.2《一次函数》word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2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数学八上12.1《轴对称》word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5.2《乘法公式》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1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5.4《因式分解》(公式法)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时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上12.1《轴对称》(第2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3.3《实数》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
人教版数学八上14.1《变量与函数》word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5.2《乘法公式》(第3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4.1《变量与函数》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