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
(1)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3、有关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是一条直线。
(2)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
4、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先算出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加法
(1)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一致,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
(2)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当两个加数绝对值相等时,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和为零.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6、有理数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14+12+(-25)+(-17)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14+12 -25-17,可以读作“正14加12减25减17”,也可以读作“正14、正12、负25、负17的和.”
8、有理数的乘法
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第一步:确定积的符号 第二步:绝对值相乘
9、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10、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一定相同)
倒数是本身的只有1和-1。
八年级数学建立一次函数模型3
八年级数学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2
八年级数学一次数函数的简单应用
八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立方根导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1
轴对称图形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角平分线性质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备课
八年级数学等边三角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逆定理
八年级数学角形全等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2
八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八年级数学平方根教案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1
八年级数学位似图形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断3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教案
八年级数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
八年级数学建立一次函数模型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2
八年级数学公理与定理教案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