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2
收藏
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
审题出错,全白忙活
为什么把审题单独拿出来说?就和写作文一样,题审不好或者审偏了,下面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白忙活。
数学应用题,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题目往往叙述内容较长,导致一些孩子没有耐心。其实,只要掌握了审题的技巧,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仔细审题
数学语言的表达往往是十分精确,并具有特定的意义。审题时,就要仔细看清题目的每一个字、词、句,只有领会确切的含义,才能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叩开解答之门。
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时对题目的条件进行补充或结果进行限制。审题时,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还其庐山真面目,便为解题提供了新的信息与依据,解题思路也油然而生。
善于“转化”和“建模”
一道数学题目,在审题时应先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并结合题意,建立数学模型、构造数学算式。
总之,审题时,一定要对题目中的文字语言反复推敲,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获取解题的途径。
让孩子培养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并在审题中学会动脑,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无形中培养孩子的严谨做题习惯,真的是受益良多。
◆ ◆ ◆
2大常见失误,孩子是不是常犯?
对题意理解失误
虽然一再强调仔细审题,但是,很多孩子还是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没弄清题意,未读懂条件。在平时的应用题训练中,大多数题目叙述极为简洁,易于学生理解,但此类题目的失误率仍居高不下。
如:一段路,计划每天修48米,需要修25天。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任务,每天要修多少米?很多学生忽略了关键词“提前”二字,从而直接列成算式48×25÷5=240(米),导致解题失误。
90%的孩子都出现过此类失误,家长一定要多加提醒。
未读懂问题 。有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连问题都未看清楚,就胸有成竹提笔就做。
如:一批梨,每筐装40千克,要装15筐。如果每筐装50千克,那么比原来少装多少筐?许多学生就列式为:40×15÷50=12(筐),学生根本没有读懂问题是求现在筐数比原来筐数少多少筐,而把它求成了现在要装多少筐。
没有正确分析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
许多孩子做应用题,不善于分析相邻的条件间的关系就草率做题,从而导致应用题出错。
如:某纺织车间加工一批布,前4天织布3600匹。照这样计算,再织8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批布共有多少匹?有部分学生不明白“照这样计算”和“再织8天就可以完成任务”的意思,从而导致错误列式3600×8+3600=32400(匹)或3600÷4×8=7200(匹)。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在于审题的严谨性不足。初看题目,以为简单,于是,没有细致地分析题意,出现“动笔就做,做完就行”的现象。等到试卷发现后,才恍然大悟:真不该出错啊!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参观博物馆》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下)阶段性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师备课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2课时》教后反思
2016中考数学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分式的约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导学案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平面几何)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中考数学指导:压轴题破解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方案选择》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点、线、角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各地中考数学真题专项练习:圆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补偿自测卷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