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案设计

2017-02-23 收藏

设计说明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几分之一,就要把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创设实践操作活动,实现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自主提升。

2.为巩固新知,及时安排相关练习。

要想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如何,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及时的练习能对新知的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每个知识点教完之后,都安排了“做一做”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 长方形纸 圆形纸 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一分(一)(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淘气和笑笑去餐厅吃饭,点了2杯果汁和1个披萨,你认为怎样分公平?

2.提出问题。

要把2杯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杯呢?(1杯)

把1个披萨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半个)

3.继续提出问题。

半个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学生动手创作)

4.全班交流。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个别汇报。

师:每个人的表示方法都不同,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怎样表示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又便于交流沟通呢?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数,那就是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通过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二分之一”。

师: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这个披萨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板书)

指导学生读、写。(指出“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1份)

2.出示教材67页情境图3。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个别汇报。

师:请同学们分别涂出每个图形的,涂完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个别汇报。(引导学生说清楚是怎样涂出每个图形的的。例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

3.动手操作,展示图形的二分之一。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大家想不想试试动手折出二分之一,并用水彩笔表示出来。从准备好的纸中找出一张你喜欢的图形,开始吧!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折出的图形的二分之一?

学生汇报:

生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3:把一张圆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把这些图形纸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表示二分之一,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却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4.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不同的分数。(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集体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分数的过程。例如: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份,得到了什么分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