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课题 |
电影院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在课件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电影院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说出从情境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笑笑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不够的问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学校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每张电影票12元。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与298接近的整百数是(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引导学生估算。
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能不能先估算一下?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估算策略。
提问:你们的估算过程和结果怎样?
3.引导学生精确计算。
思考:电影院到底有多少个座位呢?怎样计算?
4.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5.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思考:在用竖式计算26×21时,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该怎样解决?
6.当堂训练。
(1)解决教材36页的第三个问题。
要求: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算法,指导解决竖式中需要进位的问题,规范竖式的书写。
指出:38×2有进位;38×10=380,在竖式中可以简写如下:
76+380有进位。
1.明确要求,独立进行估算,估计电影院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集体交流,表达自己的估算策略。
预设 生1:把21排看成20排,每排坐26人,20×26=520(人),520>500,座位够。
生2:把21排看成20排,把26人看成25人,20×25=500(人),500=500,座位够。
……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小组内交流算法。
预设 (1)横式笔算。
(2)用列表法计算。
(3)用竖式计算。
5.叙述用竖式计算26×21的过程,重点讲一讲哪一步需要进位,应该怎样解决。
6.独立分析题意。
(1)列出算式,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
(2)个体汇报,明确竖式中进位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直接写得数。
6×30=
17×60=
30×12=
7×90=
60×7=
25×60=
35×20=
50×12=
3.用竖式计算。
26×41=
32×26=
64×14=
46×24=
4.解决问题。
三(1)班有33人,每人买一个书包和一个铅笔盒,书包每个26元,铅笔盒每个14元。
(1)买书包花了多少元?
(2)买铅笔盒花了多少元?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教材37页3题。
独立进行竖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5.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1分大约浪费68克水,照这样计算,1时大约浪费多少克水?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导学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导学案2
简单的幂函数教案
基本不等式学案4
空间角和距离导学案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3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案
等差数列学案2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1
常见函数的导数导学案2
导数在研究函数在的应用导学案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导学案2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2
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案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
对数及其运算教案
等比数列学案1
轨迹与轨迹方程导学案2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2
导数的运算学案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导学案1
导数概念导学案
等差数列学案1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导学案1
平行直线教案
推理与证明导学案2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