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学生动起来才能更好地领悟。结合以上因素,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两种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注重对学生操作活动的引导。
在教学中,将已知的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难以驾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完成这一操作,加强了对学生的操作指导,从数格子到描点再到连线,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平移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格子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平移和旋转(一)
⊙组织游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词游戏吧!游戏规则是一位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另一位同学根据前一位同学的动作猜出相应的词语。做动作的同学可以说出与词语有关的内容,但是不能说出答案,否则算犯规。
(课件出示“开汽车”“大风车”“开窗户”“升国旗”等词语,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
师:同学们猜得可真准,在生活当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运动现象,你们想去认识一下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观察图片,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7页的主题图。
(1)描述画面中的运动现象。
师:这些运动现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能说说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
学生用语言叙述看到的运动现象。如: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
(2)尝试分类。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把这些运动现象分分类吗?
学生自己先试着按不同运动方式将6幅图分类,再说说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预设
生:升国旗、推拉窗和推箱子,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把它们分为一类;旋转方向盘、风车转动和表针转动,物体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把它们分为一类。
2.分类观察,认识平移和旋转。
(1)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两组图片,说一说这两类运动有什么不同点。
师:请大家分别观察两组图片,你能发现这两类运动的不同点吗?
学生仔细观察后明确:第一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沿直线运动;第二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
(2)介绍平移和旋转。
师:像升国旗、推拉窗、推箱子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像旋转方向盘、风车转动、表针转动等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
师:你们能分别说说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吗?
学生结合刚才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自由表达。
3.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
师: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演示的动作,然后说出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做动作,学生猜)
师:现在轮到你们表演了,大家利用身边的物品在小组里做动作,让同伴猜一猜。
学生小组活动。
4.举例说出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和同桌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学生列举生活中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升降、玩滑梯、用拖把拖地等运动是平移;商店的旋转门、抽奖转盘、转动水龙头等运动是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的设置,学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地接收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专项能力训练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小数四则运算
数学小游戏:密码游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容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简单的统计
小学生数学公式-问题的公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小学生数学公式-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训练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运算定律
精讲小学数学游戏24点(四人游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
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填成倍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展开与折叠》学案北师大版
2015年小学数学游戏从谁开始
苏教版四下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教案
小学生数学公式-图形计算公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质量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数四则运算
详解小学数学游戏角上的重复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的互化
小学生数学公式-基础运算公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统计图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时间
经典小学数学游戏人人都会变的魔术
精编高二下学年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