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备课方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备课方案

2017-02-23 收藏

单元导学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第一学段的总复习。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的具体目标是该学段必须达到的学业目标,因此也是总复习的目标。本单元共分为八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部分组成。

“回顾与交流”这部分是对一~三年级所学知识内容的总结与回顾,用对话、举例子、提出问题等方式来呈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将学过的知识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与应用”这部分的设计既要注意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要注意知识的综合应用与适当提升,目的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顾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内容

总复习

数与代数(3课时) 数的认识(1课时) 数的运算(1课时) 常见的量(1课时)

图形与几何(3课时) 图形的认识(1课时) 图形与测量(1课时)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1课时)

统计(1)课时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说出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各数位的名称,并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能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需要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两步)解决的简单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借助直观模型或现实模型,理解整数的四则运算的算理。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时间和质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5.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7.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和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1.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3.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5.借助钟面模型探究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6.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1.通过画图感受集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进一步发展质量观念和空间观念,培养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的信息。

4.整理经常出错的题目,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避免错误的方法。

5.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备重难点

重点

1.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4.掌握常见的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

5.掌握简单的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正确区别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4.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