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课题 |
小小鞋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学习统计图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活动调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由普通统计表到用点线图进行数据整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初步认识点线图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点线图的异同,体会用点线图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小调查:说出你穿多大号码的鞋。
2.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需要调查。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
3.引入新课。
1.个体汇报。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二、尝试探究,感知基本方法。(23分钟)
1.组织汇报调查内容。
2.引导讨论调查最主要的项目应当是什么?
3.出示调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数据。
(1)想一想:整理数据的方法有什么?
(2)组织各小组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交流数据整理的结果。
4.出示妙想整理数据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整理数据的方法的?
5.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整理后的数据结果,并依据此结果,对进货提出建议。
1.与同桌交流后汇报。
2.集体讨论后统一汇报:调查最主要的项目应当是鞋号。
3.(1)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如画“正”字、写数、画线等方法)
(2)各小组整理数据,并交流整理数据的结果是否一致。
4.与同桌交流后汇报:
生1:妙想是在对应的鞋号上面画“×”,哪一个鞋号上面画的“×”最多,说明穿这个鞋号的人最多。
生2:最小号在左边,最大号在右边。
5.独立分析后汇报。(如穿哪个鞋号的人多,就多进那个鞋号的鞋;男鞋和女鞋的进货量要大致相同等)
2.下面是希望小学三(1)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1)女生喜欢( )的人数最少。
(2)男生喜欢( )的人数最多。
(3)你会用画图的方式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吗?
三、应用知识,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教材81页2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四个班的种树情况。(14分)
一班种松树22棵,杨树26棵;
二班种松树20棵,杨树24棵;
三班种松树24棵,杨树21棵;
四班种松树23棵,杨树20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1)( )班种树最多,( )班种树最少,两班相差( )棵树。
(2)四个班共种松树( )棵,共种杨树( )棵。
八年级数学中位线
八年级数学整式乘法公式
八年级数学频数和频率2
八年级数学频数和频率1
八年级数学抽样
八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1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10
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数据组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8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13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八年级数学菱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不等式基本性质2
八年级数学位置的确定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
八年级数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11
八年级数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八年级数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频率分布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数学里程碑上的数1
八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2
八年级数学命题的证明
八年级数学设计轴对称图案2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简单的随机抽样
八年级数学不等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