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一、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顶点与内角平分线和对边交线间的距离)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中点间的距离)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的距离)
注意: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
如图2-l,AD、BE、CF都是么ABC的角平分线,它们都在△ABC内
如图2-2,AD、BE、CF都是△ABC的中线,它们都在△ABC内
三、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叫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则叫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边叫底边,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项角。
三角形接边相等关系来分类: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不符合定理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
例如三条线段长分别为5,6,1人因为5+6<12,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由定理可知,三角形的二个角已知,那么第三角可以由定理求得。
如已知△ABC的两个角为∠A=90°,∠B=40°,则∠C=180°–90°–40°=50°
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综合练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式和方程(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同步试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1)》教案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苏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综合练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和比例(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应用》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12月份月考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练习》教案
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练习题(苏教版)
新课标三年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同步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题汇总(人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训练
人教版二年数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式和方程(二)》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列式计算专项练习题(新版人教版)
新课标一年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同步练习
新课标三年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一课一练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练习》教案
初三数学下学期中考知识点总结(2016)
新课标一年数学下册《简单的计算》一课一练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
人教版六年数学下册《比和比例》练习题
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新版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考试模拟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