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数学归纳是一种有特殊事例导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归纳推理分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只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共同性质,推断该类事物全体都具有的性质,这种推理方法,在数学推理论证中是不允许的。完全归纳推理是在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归纳得出结论来。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推理方法,在解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论证的第一步是证明命题在n=1(或n)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假设在n=k时命题成立,再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这是无限递推下去的理论依据,它判断命题的正确性能否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实际上它使命题的正确性突破了有限,达到无限。这两个步骤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完成了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或n≥n且n∈N)结论都正确”。由这两步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是由递推实现归纳的,属于完全归纳。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关键是n=k+1时命题成立的推证,此步证明要具有目标意识,注意与最终要达到的解题目标进行分析比较,以此确定和调控解题的方向,使差异逐步减小,最终实现目标完成解题。
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下列问题:与自然数n有关的恒等式、代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数列问题、几何问题、整除性问题等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2.2第2课时应用举例(1)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2.1第1课时解直角三角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2.1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2.5第5课时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1)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2第2课时垂线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1.1阶段检测卷(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2.4第4课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9.1.1第1课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9.2.1第1课时三视图及其画法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1第1课时正弦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30.3期中检测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1.6阶段检测卷(五)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9.2.2第2课时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章末归纳整合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2.3第3课时应用举例(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2.3第3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1.5阶段检测卷(四)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章末归纳整合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4第4课时计算器与三角函数值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2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2第2课时余弦和正切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1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2.2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章末归纳整合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1第1课时相交线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0.4章末归纳整合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0.3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1.2第2课时相似多边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2.6第6课时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1.7期末检测卷课时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