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方法
一、 定义法
可以简单的记为箭头所指为必要,箭尾所指为充分。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利用定义直接推导,一定要抓住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四种关系的定义。
例1 已知p:-2
分析 条件p确定了m,n的范围,结论q则明确了方程的根的特点,且m,n作为系数,因此理应联想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化简。
解 设x1,x2是方程x2+mx+n=0的两个小于1的正根,即0
而对于满足条件p的m=-1,n=,方程x2-x+=0并无实根,所以pq.
综上,可知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点评 解决条件判断问题时,务必分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然后既要尝试由条件能否推出结论,也要尝试由结论能否推出条件,这样才能明确做出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
二、 集合法
如果将命题p,q分别看作两个集合A与B,用集合意识解释条件,则有:①若A?哿B,则x∈A是x∈B的充分条件,x∈B是x∈A的必要条件;②若A?芴B,则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B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x∈A和x∈B互为充要条件;④若A?芫B且A?芸B,则x∈A和x∈B互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 设x,y∈R,则x2+y2
七年级数学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1
七年级数学消元7
图形中的点线面教案
估算教案
数据的收集2
一定摸到红球吗教案
七年级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
坐标系与函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消元6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七年级数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3
再探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
幂的运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数学活动
七年级数学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1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
不等式教案
七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1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
再探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数学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
天气预报中的数
七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2
代数式的值教案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课题学习
三角形的外角和2
工程问题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