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收藏
提到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题。但是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使学习数学变的事倍功半。究竟如何才能有效的通过做题来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呢?
1、做过的题目要进行总结,建立知识体系感。建立知识体系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可以看到,以下是对数列求和题目所做的一个简单总结,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有:
对题目进行总结并建立一个体系的好处在于,考试的时候会将题目对号入座,大大节省思考的时间,也避免发生不会做熟悉题目的现象。
2、注意逻辑思路的培养。在做题的时候同学们学会思考,尤其是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不要只停留在看懂答案,答案往往只是运算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轨迹。例如我们来看这个题目,计算(1+tan1°)(1+tan2°)(1+tan3°)。。。(1+tan44°)的值,如果只看答案,答案会这样告诉我们,将首尾括号对应组合相乘,即(1+tan1°)(1+tan44°)(1+tan2°)(1+tan43°)(1+tan3°)(1+tan42°)……变形后得到结果。但是,如果只看懂了答案,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突破口恰恰在于如何将首尾的括号对应相乘。如果将整体算式累积乘开,显然无法进行下去;如果分组相乘再做变性运算又不可以相邻的进行组合,因为(1+tan1°)(1+tan2°)可能组合的角度是3°,而3°并非已知角,无法继续运算,所以会考虑让(1+tan1°)(1+tan44°)进行组合,猜想会组合出45°已知角而继续运算。所以我们会发现解数学题不是盲目的,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尽量思考它的逻辑思路是怎样的。
3、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题表面会做不等于真的会做,考试不一定得分。其中原因在于我们在下面解题的时候误认为会了的题目就没问题了。这样造成的结局是计算能力大打折扣。标准化的考试中,运算量非常大,我们因为计算失误导致失分的案例比比皆是,想避免计算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靠做题。小编总结了考试常见的几个严重运算错误。1.立体几何采用空间向量法证明求解时书写坐标错误。2圆锥曲线题目使用韦达定理时,直线方程带入曲线方程整理二次方程错误。3导数题目求导错误。4概率题小范围事件计算错误。以上四个错误都出现在解答题的开始阶段,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题目接下来的运算完全错误,后果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分数。在阅卷中我们常常称为高考四大惨案。
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做题,但不能盲目,必须有正确的指导。否则不仅不会进步,反倒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和美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听课反思 抛去无效重复,培养倾听好习惯
第二单元《长方体表面积》测试分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数学教案
教学心得 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实例的重要性
教研活动心得 课例背后的数学思维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数学教案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
《图形的运动》听评课反思
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小学数学希望杯比赛之感悟)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减法的估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教师随笔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
及时反思教学,等待超越自我--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反思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语文教研心得 写于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展示之后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算利息》数学教案
迎难而上 突破障碍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育现代化教学实践
如何正确使用学具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