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正、负数的概念:我们把像3、2、+0.5、0.0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像-3、-2、-0.5、 -0.03%这样数叫做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可以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2: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看作分数。
知识点3:数轴的概念:像下面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知识点4:绝对值的概念:
(1) 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 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注: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非负数).
知识点5:相反数的概念:
(1)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 代数意义:符号不同但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知识点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数轴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用绝对值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知识点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8: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知识点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10: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一切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和加号,并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教案: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图形变换检测试题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图形初步与三角形检测试题
拱桥设计教案2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苏科版附答案)
初中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四边形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初中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北师大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之图形变换检测试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第6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计算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数据的离散程度检测题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016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浙教版附答案)
冀教版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三视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测试题(苏科版附答案)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教案
初中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苏科版)
2013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概率的计算测试题
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参考:《由样本推断总体》教案
浙教版初三数学家庭作业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证明试题(北师大附答案)
2016年精编初三数学家庭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