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题(上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同步练习题(2016年)
参加小数教师专业研究能力提升培训会感言
数学线性规划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同步检测题(上册)
高三文科数学: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历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16—2017)
2016-2017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卷分析
融入数学文化 丰富学生认知——小学数学老师听专家讲座有感
沪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线段、射线、直线》
2017小升初数学测试题(青岛版有答案)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概率与统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练习题
高三理科数学: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数学优选法与统筹法
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三理科数学:极坐标系及简单的极坐标方程
高三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1)统计初步
高三理科数学:概率的基本性质
高三文科数学:统计抽样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 再说《图形中的规律》
高三理科数学: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叙事 第一次布置作业的后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2016)
小学四年级数学《圆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相信学生,就有精彩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改革
高三数学:直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