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设计说明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源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是梳理数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运用学具动手演示相遇的过程,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理解相遇问题;根据实际的路线图,抽象出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建构数学模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玩具小汽车 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淘气要到笑笑家去玩,这是他们的电话录音。
淘气:喂,是笑笑吗?我今天想到你家去玩,路不熟,你能接我一段吗?
笑笑:好的,我去接你,咱们8点同时出发,不见不散。
淘气:好的,一会儿见。
师:谁能说一说淘气和笑笑在电话里说的是什么事?
预设
生:淘气要到笑笑家去玩,笑笑要去接他。
课件出示教材71页情境图。
1.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1)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2)淘气的步行速度是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是50米/分。
(3)两人同时从家出发。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全班交流“相遇”的意思,让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引导出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3.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有趣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有利于把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过渡,深化了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
1.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
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2.解决相遇问题一般利用线段图来帮助我们分析,你能把这条路线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同桌合作画线段图后全班展示。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小组内讨论,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全班汇报。
预设1
笑笑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总路程(840米)。
预设2
(笑笑的速度+淘气的速度)×相遇时间=总路程(840米),也就是“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预设3
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先算出两人的速度和,就可以用“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时间。
(2)列式解答。
综合列式:840÷(70+50)=7(分)
(3)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那么淘气走了70x米,笑笑走了50x米。
高二数学算法和程序框图单元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段考测试题1
高二数学概率的加法公式检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6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0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5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模块调研测试题2
高二数学函数练习题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8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模块调研测试题10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综合训练题3
高二数学反证法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模块调研测试题4
高二数学概率的应用检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综合训练题1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检测试题
高二数学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综合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段考测试题3
高二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综合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2
高二数学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检测试题
高二数学反证法综合测试题
高二数学分层抽样检测试卷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题1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综合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模块调研测试题8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1
高二数学函数的定义域测试题
高二数学上册课后强化练习题1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