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使数学教学有目的的进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定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7人,大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懒惰松散,学习无主动性。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3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步到三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6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二)、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7课时
2、分数乘法应用题 3课时
3、倒数的认识 2课时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6课时
2、分数除法应用题 6课时
3、比 5课时
(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2、分数应用题 14课时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四、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措施:
1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2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抓好后进生的补习工作,不许一个差生落队。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愉快教学与目标教学的统一尝试。
西安2008年中考“数学生活化”有增加趋势
北京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的四个建议
2009年中考数学最后冲刺:避免题海战 临场巧发挥
南京2009年中考数学首次统考题目不难
2017高等数学的寒假复习计划安排
中考数学复习的七大高招
小学数学老师参加省实验教学研讨会心得
数学中考试题命题趋势及特点
3.寒假特刊初三
2009年中考数学冲刺复习:不钻偏难题
上海2008年中考数学: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浅谈上海中考数学命题:总体难度降低
中考数学复习要摆脱题海,吃透教材抓基础
点评05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 命题有利素质教育(1)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设计
解读06年中考课标卷之数学篇解题思路要掌握
点评2009年佛山市中考数学试题:大题难度降低但得分未见提高
名师团点评中考数学:要用动态眼光分析问题
阅读理解易错点拨
2.寒假特刊初三
数学辅导资料:初中代数公式教学四模式(三)
名师:07年南京中考数学“变数”不大
2009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
数学辅导: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度区分
提高09年中考数学解题能力的10种技巧
中考压轴题几何图形变换的切入点
2017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女子奥数前三名:我们不是数学怪人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复习指导(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