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一)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内容上看,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二)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分类讨论思想:当面临的问题不宜用统一方法处理时,就得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今年中考数学题对分类讨论思想特别重视,如综合题第24题和第25题,而在填空题第18题也有分类讨论思想。
2)“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总的指导思想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化归思想。例如第24题把求点的坐标问题转化为解相似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3)数形结合思想: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具有直观形象。例如第22题图像信息题用来解决入境游的人数增长和收入问题。
4)方程与函数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就是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过适当的数学变化和构造,建立方程或函数关系,运用方程或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第24题利用方程问题解决二次函数的性质、存在性问题。
5)图像的运动问题。
(三)关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
(四)注重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
这几年不仅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关注对他们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还关注他们在一般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不仅关注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要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潜力的开发与提高。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千米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数二上册《8,9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8,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8,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3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数二上《8,9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学上《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