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收藏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x,y),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下面是苏教版高三数学上册知识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x,y),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每一个解(x,y)作为点的坐标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半平面(平面区域)。
3. 直线l:Ax+By+C=0(A、B不全为零)把坐标平面划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半个平面)对应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另一部分对应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
4. 已知平面区域,用不等式(组)表示它,其方法是:在所有直线外任取一点(如本题的原点(0,0)),将其坐标代入Ax+By+C,判断正负就可以确定相应不等式。
5. 一个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相应直线划分开的半个平面,一般用特殊点代入二元一次不等式检验就可以判定,当直线不过原点时常选原点检验,当直线过原点时,常选(1,0)或(0,1)代入检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它的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注意边界是实线还是虚线的含义。“线定界,点定域”。
6.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x和y的取值构成的有序数对(x,y),称为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所有整数解对应的点称为整点(也叫格点),它们都在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7. 画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实线,画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虚线。
8. 若点P(x0,y0)与点P1(x1,y1)在直线l:Ax+By+C=0的同侧,则Ax0+By0+C与Ax1+Byl+C符号相同;若点P(x0,y0)与点P1(x1,y1)在直线l:Ax+By+C=0的两侧,则Ax0+By0+C与Ax1+Byl+C符号相反。
9.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
(1)根据题意,设出变量;
(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并根据各个不等关系列出常量与变量x,y之间的不等式;
(3)把各个不等式连同变量x,y有意义的实际范围合在一起,组成不等式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三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0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3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2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27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11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29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9
高一数学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检测考试题2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3
高一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检测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4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12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30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1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检测考试题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检测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1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23
高一数学三角恒等变换检测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4
高一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经典例题1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检测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3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28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20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7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8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16
高一数学下册点拨复习测试题24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