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收藏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a2
3、x2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以上就是关于2017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谢谢查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同步练习
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课后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文具》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同步练习
人教版一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走进花果山》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片段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上《妈妈的小帮手》单元分析
人教版一上《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课后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玩具》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