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收藏
数的认识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P17、(1)(2))、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利用参照物进行比较(P17(4)和P19、5、6)
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
数的运算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
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静态呈现的。
④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4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9
2010届中考数学新题型专题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2
2010届中考数学位似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的应用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0
2010届中考数学多边形与平面图形的镶嵌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方程与不等式问题专题训练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3
2010届中考数学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复习题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5
2010届中考数学函数型问题专题训练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1
2010届中考数学开放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实数的有关概念复习题
2010届中考数学动态型问题专题训练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4
2010届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7
2010届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3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6
2010届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1
2010届中考数学分类讨论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平移与旋转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