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收藏
为了使初三数学复习落到实处,必须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一般而言,数学考试较大比例(约80%)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模拟练习考前热身。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左右进行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这所谓纵向进行考查,同时横向进行归纳形成题组掌握中考内在规律。
第四轮,反思回味做好最后冲刺。
考试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希望这篇中考数学复习方法,另外,我们还为各位老师与同学准备了相对应的【中考数学复习指导】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考试的到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5)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匆忙的一节课——《分类》的教后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平均数》案例反思
小学老师传授学习妙点子--“数学歌谣”有趣又好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反思(2)
《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有趣的付费问题!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4)
《平移和旋转》教学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