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8
收藏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本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来展开这部分的内容。第一步,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通过函数图象和性质研究方程的解,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第三步,在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本节只是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教学中忌面面具到,延展太深。
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本节的教学中应当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实际上,一些内容因为涉及大数字运算、大量的数据处理、超越方程求解以及复杂的函数作图,因此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是不容易展开的。因此,教学中会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多媒体和计算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问题,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采用问题式教学,“设问——探索——归纳——定论”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对数学思想如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还不到位,课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高中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表面上看,这一内容的教学并不困难,但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学还需要妥善处理其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函数的零点的必要性,其次教学要把握内容结构,突出思想方法。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教学效果才会逐步得到提高。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练习:有理数计算题练习及答案
2015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2014数学初一完全平方法练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检测:《立体图形的视图》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同步
课后训练题:七年级上册数习第五单元练习
初一数学平方差公式练习题2014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初一上册数学
2014年数学七年级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练习整式的运算试题及答案
2015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同步测试:必备
2014学年数学初一垂线练习题
2016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2016学年初三数学下学期《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
2014七年级数学提公因式法练习题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训练《点、线、面、体》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能力
(参考)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有理数
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题:七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的初步认识》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关于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2016年八年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有理数的除法》
2015初一上册数学课后检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减法》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课后训练试题:第五单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