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4
收藏
一、 我会填。
1、0.4∶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4=∶)。
2、把0.5×80=4×10改写成比例式,可能是(∶8=∶)。
3、如果3x=4y,那么x:y=(∶)。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比例。
5、A的 相当于B的 ,A∶B =(∶)。
6、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比例尺为5∶1),量得零件长40毫米,这零件实际长()毫米。
7、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为1.4和5,这个比例式是(∶=∶)。
8、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如果甲、乙两地的距离在地图上量得是20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9、在一个比例尺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合数,一个内项是8,另一个内项是()。
10、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上()才能使比例成立。
二、我会判断。
1、比例尺只有数值比例尺。( )
2、如果4b=5a,那么a:b=4:5 ( )
3、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和外项的积的比值一定是1。 ( )
5、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正比例。( )
8、零件总数一定,已生产的零件和还要生产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
9、a是b的 ,则a与b成反比例。( )
10、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
三、我会选。
1、在100克水中放2克盐,盐与盐水的比是()。
A、1:50
B、1:51
C、50:1
D、51:1
2、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量的一个零件的长度是1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A、1.5 厘米
B、0.96米
C、9.6厘米
4、比例尺是1:5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A、1/500000
B、500000倍
C、5倍
5、2∶x = : ,x=()。
A、40
B、4
C、0.4
D、0.04
6、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B、1∶15000
C、1∶150000
D、1∶1500000
余弦定理(2)课件ppt修远中学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求和(第3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相关问题总结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苏教版高一必修5《不等式与不等关系》课件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苏教版高一必修5《等比数列》课件ppt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课件ppt仪征市陈集中学必修5
苏教版必修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ppt
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复习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2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1.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课件ppt修远中学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必修5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2.1数列课件ppt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一必修5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课件ppt苏教版必修5
3.4基本不等式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2.2等差数列(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苏南京地区公开课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课件ppt
2.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