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收藏
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设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可以写成y=kx+b(k为一次项系数≠0,k≠0,b为常数,),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下面就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指导。
1.对于y=kx+b(k,b为常数,k≠0),当x增大m时,函数值增大km;当x减少m时,函数值减少km。当k>0时,y是增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是减函数(y随着x的减小而减小)。y=kx(常数k≠0)是正比例函数。
2.直线y=kx+b(k,b为常数,k≠0)交x轴于点(-b/k,0),交y轴于点(0,b)。b是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b/k是函数在x轴上的截距。
当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k<0 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直线y=kx(常数k≠0)过原点。
当k>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k<0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
3.直线L1:y=k1x+b1和L2:y=k2x+b2的关系:
当k1=k2,b1=b2时,L1与L2重合;
当k1=k2,b1≠b2时,L1∥L2;
当k1k2=-1时,L1⊥L2。
延伸阅读:2016中考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解题方法、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导学案设计习题答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毫升与升的认识》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导学案设计习题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小探究:分数墙》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几分之一》导学案设计习题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毫升到升(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导学案设计习题答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计算式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计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3 除法的验算》导学案设计习题答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