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收藏
()年*月*日下午,海山小学举办了一次小学数学第二团“学为中心能力为重”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两堂青年教师的展示课,非常精彩,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环节自然流畅。之后执教者进行简单地说课,各位教师研讨评课,各抒己见,最后教研员作点评。
这次活动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位青年教师上课非常出彩,我颇有感触。首先是卢老师的三年级《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这是一堂计算课,一般计算课比较枯燥、单一。但是卢老师以爸爸去哪儿火爆的电视节目为创设情景,并且贯穿了整节课,带领全班同学帮四个小朋友解决问题,学本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这节课的重点突出,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建立简单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模型,同时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卢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末尾有0可以先不算,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计算比较之后让学生切身体会末尾0可以先不算的简便算法。讲解例题时,280×3清楚地讲解了算理,在进行练习部分也可以让学生再讲讲算理,这样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可以通过简便方法来算。整堂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开头先让学生估算买大衣大约需要多少钱,在破译密码练习部分让学生先估算确定出“快”这个译码是被排除掉的。练习部分题目设计得很有层次,从易到难。
李老师《找次品》这节课建立数学模型,将复杂问题转为简单问题,得出规律,再从简单来解决复杂问题,思路清晰。首先出示了一题复杂的数学问题,从729瓶找出一瓶次品,对学生来说无从下手。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地过渡到简单问题,从3瓶开始。学生都知道可以用天平来秤,轻的即次品。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到画简单的流程图,让学生感知若天平平衡,则第三瓶是次品,若不平衡,则上翘的一端是次品。再出示9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通过学生的反馈总结找次品的方法需平均分,再次提问为什么平均分?让学生明确平均分次数最少,而且分一次后排除的多,剩下的范围就少,便于查找次品。再出示27瓶,81瓶?从易到难,衔接自然,设计很合理。再让学生发现找次品的规律,得出结论n个3相乘就需要秤n次。最后通过追问8,10这样的数字让学生猜想需要几次?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堂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
总之,这次的听课收获很大,感谢海山小学举办的活动,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方法和思路。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测试题(一)
初二第一学期半期考数学卷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
初二期终复习试卷(2)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测试题(三)
八年级数学整式乘法考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考试试卷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验试卷
初二(下)数学期末考试卷
初二数学初中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2007级期末数学练习题(二)
初二2007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二2007级数学单元检测题(三角形)
初二(下)数学综合测试题
初二2007级数学奥数训练题(三)
初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四)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综合练习
初二年级数学科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四)
参数法在相似形中的应用
初二数学上期期末复习试题(华师新版)
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题一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华师大版)
初二数学期中练习题
八年级四月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
初二数学半期检测题
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