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的过程。
2、进一步体会1/2的含义,体会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
3、教材又设计了大量操作与描述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讲解分苹果的故事,(配合课件直观演示)
分一分(一)
平均每人得一个苹果。
平均每人得半个苹果。
2、讨论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一半可以用来表示。
提问:关于分数,你们还知道哪些?(指名口答)
3、涂一涂
分别涂出它们的。
提问:通过涂一涂,你什么体会?
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
4、折一折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5、折一折
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份。
(1)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颜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颜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颜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分之()。
(4)把这张纸的四分之四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像,,……都是分数。
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6、说一说
135
356
三、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错的画“Χ”。
4、左图中有○,?,,□。
(1)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等于它的?
(2)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大于它的?
(3)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小于它的?
四、小结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了分数的读写和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13.1确定与不确定
苏科版数学七下《全等三角形》(复习课)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七年级下10.2二元一次方程组(1)
海州实中朐山分校苏科版七下《积的乘方》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幂的乘方》
苏科版数学七下《二元一次方程》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之一-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数学活动拼图面积》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多项式》ppt名师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普查与抽样调查》
苏科版七年级下《可能性》(1)
苏科版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SSS)
苏科版数学七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10.3
苏科版数学七下《二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9.5《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多项式乘多项式》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七章平行线复习
苏科版数学七下9.6《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3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第2课时)ppt课件
沭阳梦溪中学苏科版七下《认识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ASA(角边角)
苏科版数学七下《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全等图形》(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三角形的内角和》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9.6《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可能性》(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可能性》(2)
苏科版数学七下《乘法公式》(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下9.6《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2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