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收藏
前几天,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 方法,教学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空间
空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喂小鸡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空间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
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空间三:教方法,熟记运算顺序
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由于10以内加减法学生掌握的比较熟练,所以这节课效果比较好。通过几天的练习,学生大部分都能熟练的算出连加,连减题。
七年级数学垂线的性质与判定3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七年级数学平移复习1
七年级数学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3
七年级数学简单的平移作图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7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七年级数学从数据谈节水2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复习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3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3
七年级数学简单的旋转作图
七年级数学平行复习2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4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加减1
七年级数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七年级数学菱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与去分母1
七年级数学垂线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与去分母3
七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和中线与角平分线
七年级数学平行复习1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1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垂线的性质与判定1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