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收藏
图象法
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可先根椐题意,作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作法、形状、位置、性质,综合图象的特征,得出结论。
★重点★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内容提要☆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4.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二、函数
1.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2.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⑴使代数式有意义;⑵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3.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三、几种特殊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
1. 正比例函数
⑴定义:y=kx(k≠0) 或y/x=k。
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0,…
2. 一次函数
⑴定义:y=kx+b(k≠0)
⑵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
⑶性质:①k0,…②k0,…
⑷图象的四种情况:
3. 二次函数
⑴定义:
特殊地, 都是二次函数。
⑵图象:抛物线(用描点法画出:先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再对称地描点)。 用配方法变为 ,则顶点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⑶性质: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
4.反比例函数
⑴定义: 或xy=k(k≠0)。
⑵图象:双曲线(两支)—用描点法画出。
⑶性质:①k0时,图象位于…,y随x…;②k0时,图象位于…,y随x…;③两支曲线无限接近于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到达坐标轴。
四、重要解题方法
1.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列方程[组]求解)。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要合理选用一般式或顶点式,并应充分运用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特点,寻找新的点的坐标。
2.利用图象一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的k、b;a、b、c的符号。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2沪科版九上23.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九上23.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ppt课件
2012沪科版九上23.3《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九上24.1《比例线段》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上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ppt课件之二
沪科版数学九上23.5《二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上24.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
沪科版数学九上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ppt课件
2012沪科版九上23.5《二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1
2012沪科版九上23.1《二次函数》ppt课件
2012沪科版九上23.3《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沪科版数学九上25.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25.1锐角的三角函数》
2012沪科版九上24.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2
沪科版数学九上23.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2012沪科版九上24.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1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沪科版数学九上25.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ppt课件
2012沪科版九上24.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锐角的三角函数》
沪科版数学九上24.1《比例线段》ppt课件之一
2012沪科版九上24.1《比例线段》ppt课件
2012沪科版九上24.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九上23.1《二次函数》ppt课件之一
沪科版数学九上23.6《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上24.5《位似图形》ppt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