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收藏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实数》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
2015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教案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式的除法
二上:《长度单位》课标解读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之立方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数据的离散程度
新人教版版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5-16学期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检测题:平方根
《单项式乘法法则》知识: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后知识点之分式方程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检测试卷
二上:《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上:《长度单位》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式乘法法则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
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分式的约分
二上:《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教案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总结: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
二上:《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列分式方程基本步骤
二上:《6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15-1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二元一次方程组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同步试题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