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第二课时回收废电池
教学内容: P45~46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做中得 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五上《爱护眼睛》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必考小升初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教学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你寄过贺卡吗》课后反思
小学生数学几何形体计算公式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爱护眼睛》片段赏析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你寄过贺卡吗》说课稿
初一上学期数学第二章测试题:有理数及其运算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案
人教版二上册《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制)五上《中国的世界遗产》同步练习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课后练习
小学数学故事之土耳其商人和帽子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课后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上《爱护眼睛》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智力题精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精选数学小欧拉智改羊圈小故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