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名师《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后反思
经验分享 红华中心学校:罗丽珍
2016年4月14日早上第二节课,本中心学校全体数学老师聆听了王惠玲副校长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中,王副校长教态自然、、语言表述清晰准确,有感染力。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在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这一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活力的课堂,从中得到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王副校长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始,王副校长通过一组填空题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与新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营造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应是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与生俱来都有一种渴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的欲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王副校长改变了枯燥知识的呈现,创设了喜洋洋村长分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猜一猜谁分的最多,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了验证猜测结果,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尝试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从中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操作过程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同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操作,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概念,更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当总结出规律后质疑:分子和分母能同时乘0吗?学生回答有异议时,老师通过让学生回顾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为0)这一知识的迁移,促使学生再次概括出完整的规律,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的效果。
三、练习设计,围绕目标。
王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通过练习强调了概念中的关键词,既理解了概念,又调动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2:18:4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练习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试题:《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百分数》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练习题
五年制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习题
西师大五年级数学试题:《用字母表示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数的加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沪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试题
西师大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试题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后练习题: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倒数》练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方程》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购物》练习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统计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验收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比例尺》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练习题: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练习题:第一学期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随堂检测题:《用乘法口诀求商》
2016年2016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