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8:21:06小数乘小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整数乘法的发展,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内容是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学习的重点。最后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想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1、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3、还有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小数点,从而使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少一位或几位。4、由于因数中间有0的整数乘法没过关,在小数乘法笔算时也犯同样的错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文章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觉得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算理、板演改错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4.5梯形课件swf
北师大八上7.1谁的包裹多课件(精)
北师大八年级上7.3鸡兔同笼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复习二)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第四章复习与小结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8.1平均数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3.1生活中的平移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第七章回顾与思考(1)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增收节支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8.1平均数第二课时课件
变化的鱼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复习一)课件
北师大版八上4.7平面图形的密铺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6.3一次函数的图像课件
中位数与众数课件
北师大版八上4.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4.3菱形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2平行线的判定课件4
北师大版八上6.1函数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8.1平均数(2)课件
北师大八上7.2.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
北师大八上8.2中位数与众数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2.3立方根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6.2一次函数的图象(一)课件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北师大版八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件
北师大版八上生活中的旋转课件
北师大八上7.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2)课件
北师大八上3.2简单的平移作图(第一课时)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