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优秀教学反思范例
《认识钟表》一课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把这课作为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但是由于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对教案没有熟透,加上略有紧张,导致这节课完成的非常不好。
一、情景引入。我以帮助懒羊羊按时起床,送它一个小闹钟引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钟。这一部分完成的还可以。
二、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如果多媒体课件能够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依次呈现,效果会更好。在认识分针和时针时,可以适当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认识整时:给学生三个钟面,找一找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发现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就是整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请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拨钟,一个小朋友读出时间,加深对整时的印象。这一部分,我认为自己对整时的概念还不够强调。在拨钟之前,可以自己先示范拨钟,再让学生拨一拨,而我却采用了十分简单的多媒体方式。
(三)整时的写法:介绍2种整时的写法。虽然写法简单,但从学生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掌握的不是很好,这与我上课时没有强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电子表示法,那两点如何写好,如果我稍微强调下,学生可能写得更美观些。
三、综合应用。
1.小明的一天;2.两个特殊的时间:12时和6时;3.大约8时;4.钟表的演变。这一部分,我讲的还是太快了,基本上每题只是点到,没有深入。可能导致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印象不够深刻。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需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精心备课,是否对教案熟悉,能否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表现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对一节课没有准备充分,那么这节课就差不多“浪费”了……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到六年级上册教案汇编
《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长短 高矮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同样多 多些 少些
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练习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让合作成为“自我需要”(由一次失败的小组合作想到的)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5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准备课(同样多 多些 少些)
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准备课2
分期付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找规律”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我会拼图
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二)
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设计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整理和复习
代数式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用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填未知加数3
一年级上册《分类》知识点归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