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作为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1.探索新知。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贴出了左边9个,右边6个的彩色小圆点,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意是想利用直观的物体,通过移一移或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凑十的过程,但是课堂上我竟然把这环节漏了。
2.巩固新知,寻找规律。我出示了“9+□=1□”,让学生说一说□里可以填哪些数。这里应该可以让学生说的更多一些,说出每种可能性,同时是对9加几的练习,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整理成有序的算式,从而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而课堂上,我却只让学生随便说了几种可能性,就直接将答案用课件显示了出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其中一道练习题我设计了套圈游戏,在介绍游戏规则时,我假定了每种动物只能套一次,这其实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很不利。本身套圈游戏就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不能想到同种东西可以套两次,而我却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定住了。
记得指导老师说过,一节课的教案至少需要修改三次,第一次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备课,第二次和参考资料对比后修改,第三次修改则是在课上完之后,发现课堂中的不足后再次修改教案。如果每节课能做到这样,那新教师一定能进步的非常快。我想我会不断努力,勤思考、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湘教版数学七上6.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word教案3篇
2012湘教版七上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word学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word教案4篇
2012秋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2湘教版七上3.2《等式的性质》word学案
湖南省新邵县酿溪中学3.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word教案
湖南省新邵酿溪中学4.1《频数与频率》word学案教案3篇
湘教版数学七上1.2.1《相反数》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七上2.1《用字母表示数》word学案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计划
湘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5.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一)
湘教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相反数)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七上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word学案1
湘教版数学七上1.6《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七上2.2《列代数式》word学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1.6《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1.8《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湘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word教案2
湘教版数学七上1.7《有理数的除法》word教案(一)
2012湘教版七上第四章《图形的认识》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七上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word学案2
湘教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数轴)word教案
湘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word教案1
2012湘教版七上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word教案
湘教版数学七上5.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word教案
湘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word教案1
湘教版数学七上5.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