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计算题(16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4×50= 110×30= 2800÷7= 150×40=
24÷8 = 600×4= 36+ 64 = 72÷8+7=
51×19≈ 301×49≈ 279×39≈ 99×73 ≈
2、列竖式计算(最后一题验算)(10分)
134×57 = 305×52 = 840×90= 290×38=
二、填空。(24分)
1、14个32的和是( ),480的20倍是( )。
2、500340700是( )为数,最高位是( )位,“5”表示( )个( ),
“3”表示( )个( ),“4”表示( )个( ),“4” 表示( )个( ),“7” 表示( )个( )。
3、357020000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4、角的两边是( )线,角的大小和( )无关,和( )有关。
5、学校大门做成的伸缩门,这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的特性。
6、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角,这两条直线( )。
7、一列火车每小时可行使6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光的速度的每秒30万千米,可以写成( )。
◆完整word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3)》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旋转与平移现象(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三)》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数的近似数(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问题解决(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四)》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发豆芽》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数的性质(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一)》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