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七)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简单计算》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一)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初步认识》教案(八)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计算》教案(八)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一)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计算》教案(二)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简单计算》教案(六)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设计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三)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简单计算》教案(九)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九)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初步认识》教案(一)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计算》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五)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一)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四)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六)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七)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有效性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二)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教案(二)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二)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简单计算》教案(七)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十)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初步认识》教案(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