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
2、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小组活动:测量课桌宽度、门窗宽度。学生按每组4~6人,并且记录测量结果。
师:请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每个人做什么,然后再测量。
生: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汇报测量结果。
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生:学生分析原因。
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同学的身高,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记录数据。
三、测量身高,渗透统计内容。
(1)、师: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四、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师:你还想测量什么?
生:生自由发言。
讨论:怎样测量步长和手臂伸开的长度?
生:分组自由测量,记录数据。
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巡视指导。
生:汇报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五、总结回顾,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开展了哪些活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新编200字四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同步练习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教案
精编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下册
2016年最新四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最新16年一年级小学200字数学日记
初一数学寒假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设计
精编四年级数学第二册暑假作业卷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强化练习(上册)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详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分享
200字小学暑假数学日记除法估算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同步练习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熟题留心 新题不慌
初二数学暑假生活指导答案(山东)
2016年新编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卷
16年2016年四年级第二册数学暑假作业题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2016年一年级小学生100字数学日记找小棒
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专家评析
小学第六册期末综合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