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二、探究新知
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亲自体会。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了
什么?
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
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湖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三、动手操作
巩固应用:
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
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
的游戏。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
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北京课改版八上11.2《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12.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
2012京教版八上12.4《无理数与实数》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3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2
2012京教版八上12.2《立方根》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上11.2《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2《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11《勾股定理》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3.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9《逆命题、逆定理》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3《分式的乘除法》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2.9《逆命题、逆定理》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12.1《平方根》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12.4《无理数与实数》PPT课件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3《分式的乘除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4《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2《立方根》ppt课件1
2012京教版八上12.1《平方根》ppt课件1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平方根》ppt课件3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0.4《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2
2015秋北京课改版八上11.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