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P62——P63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不断地思维训练中,帮助学生装利用已有知识,推想遗忘的乘法口诀,巩固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 抽象概括
1、出示
6×3+6
6×4
(1)当你看到这两道题时,你能很快地算出哪一题的结果?为什么?
小结:运用乘法口诀,能很快算出第二题的结果。
(2)再次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上下两题的结果是一样的,上一题是乘加:3个6再加1个6是4个6,结果一样。
2、运用规律,再出示两组,要求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
6×4+6= 6×5+6=
6×5= 6×6=
计算后,说说上、下两题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横着看刚才的三组题,比较各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得出:上、下三题中,后一题的结果比相邻的前一题的结果大6。
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原因。
4、练习
3×2+3= 3×3+3= 3×4+3 3×5=3=
3×3= 3×4= 3×5= 3×6=
二、巩固练习
1、P62第3题
(1)观察、理解图表的意思。
把左边第一列的1~6和上面第一行的1~6看做因数,把乘积写在两个因数交*的位置上。
(2)学生独立完成
2、P63第7题
3、P62第4题
这四题是乘加和乘减,必须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提高练习
1、P63第6题
补充:1只蚂蚁2只触角,4只蚂蚁( )只触角,算式:
1只蚂蚁2只触角,6只蚂蚁( )只触角,算式: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 )
(2)6+6+6+6+5可以写成6×5+5。 ( )
(3)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他们的积是10。( )
3、已知△×△=25 △+□=13 求△+△=( ) □=( )
已知□+○=9 □×○=18 求□=( ) ○=(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一)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更多数学资源请在其他频道搜索!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一)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更多数学资源请在其他频道搜索!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应用》(四)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认识-整数》word教案
2015秋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彩图)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应用》(四)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之一
北师大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认识》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面的旋转》word教案之二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整除》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欣赏与设计》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运算的意义》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之一
北师大版六下《比例尺的练习课》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观察与探究》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运算律》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正比例》word学案
北师大版六下《面的旋转》word教案之一
北师大版六下《面的旋转》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足球场内的声音》word说课稿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六上3.3《天安门广场》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下《运算律》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下《整理与复习》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正负数》(一)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的应用》word教案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六上1.4《圆的周长》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正比例》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赛场次》word学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正负数》(二)word教案
2014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数学欣赏》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