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P52——P5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解题、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口诀,能熟练、正确地口算5以内两数相乘的积。
教学难点:在生活实际中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里是“维思”号数学快车。今天我们将乘上直达知识城的数学快车,你们都将是快车上的小乘客,乘坐维思号快车,你会轻松愉快、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
1、请大家领取“通行证”。全体起立,背5的乘法口诀。
2、抽个别学生单独背。
3、快速对口令。
二、基本练习
1、试一试:一句口诀写出两个算式。
(1)三五十五,说出算式。
为什么这两个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来计算呢?
出示图加以说明。
3个5是15,5个3是15,所以两个算式都可以用三五十五这句口诀求出它们的积。
(2)开火车练习
一名学生说口诀,学生说两个不同的算式。
(3)为什么五五二十五只有一道算式?
(因为两个因数都是5,交换位置还是相同的算式)
2、比比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P63第7题
3、P63第8题
(1)从图上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怎样解决问题?
三、拓展练习
1、算算手指数
(1)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双手共有几个手指?说出你的算式。
(2)伸手游戏。要求:组内不超过5只手,拳头作0处理,抢答有几个手指?
2、比比看,谁大?
4×5○9 20○4×5 3×5○5×3 15○5+5+5
5×5○5+5 5×4○5×5
3、解决钟面上的实际问题
拨钟:把分针从“12”拨到“1”,走了1大格就是5分钟;从“1”拨到“2”,也是5分。
从“12”拨到“2”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说出算式
从“12” 拨到“3”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说出算式
从“12” 拨到“4”是几分?
1时半也就是1时几分呢?
4、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5×3+5 5×3+10
四、总结
“维思”号数学快车到达终点站了。经过这一趟“旅行”,你有多少收获?
小升初数学单元检测练习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综合能力提升题
小升初数学提高类试题练习
2016小升初数学单元检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专项应用综合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下册总复习综合试题2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应用专项练习
小升初数学列式计算总复习题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题A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量的计量》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练习试题
小升初数学圆柱体积模拟检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教案
2016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数的概念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专项应用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第五课时教案
2016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1)
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填空复习题
考前练习小升初数学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比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量的计量》复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