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设计意图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5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 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引入,易于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向学生渗透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所写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找几份重复的或个数少的展示。)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体现了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数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易于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引导学生发现写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交流,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能力、情感。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两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无序的。2、先写出1在十位上的有12、13;再写出2在十位上的有21、23;再写出3在十位上的有31、32。3、用数字1、2能写出12、21;用数字2、3能写出23、32;用数字1、3能写出13、31。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 (三)拓展应用1、 数字2、3、4、5、出个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方法进行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一)组合故事引入师:下课了小狗、小熊、小猪做“找朋友”的游戏,好朋友见面之后要握握手,每两只小动物握一次手,小狗、小熊、小猪一共握几次手?怎样握? 用同一条故事主线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全课,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并3人一组亲身实践一下。汇报思考的过程。
三比较师:刚才我们帮森林学校的小动物们解决了用数字1、2、3能写几个两位数;3只小动物每两个握一次手共握几次手的问题,森林学校的小动物们直夸同学们聪明呢!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说用3个数字能写出6个两位数,3只小动物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3次。引导学生明确排列与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两只小动物握一次手个? 通过比较明确两种问题的同与不同,便于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四1.拓展应用小狗要参加学校的时装表演,妈妈为它准备了4件衣服(课件出示2件上衣、2件裤子的图片),请你帮小狗设计一下共有多少种穿法。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想法。 在儿童的生活经验里积累了一些搭配衣服,购物花钱的知识经验,所以学生乐于参与。2.完成课本99页的第2题
五课堂总结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正比例 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口算除法(一)》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在直线上表示数》教案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一)》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圆柱的体积》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三角形、圆》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成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上下》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总结 停课不停学,“被动”变“主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口算除法(二)》教案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
大面积及时反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游戏中的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图形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教案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生活小区》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1)》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式与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