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商场——《加、减法估算》教案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走进商场——《加、减法...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走进商场—...

走进商场——《加、减法估算》教案

2016-10-27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估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体验不同的估算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举例、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估计和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学流程:

一、走进商场,感知估计

1、走进商场

师:小朋友,去过商场吗?

师:商场中有哪些商品?(食品、用品、服装等2——3位同学)

师小结:商场中有吃的、用的、穿的等等很多商品。

师:如果你现在去商场,最想买什么?(生自由答,2——3位同学)此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

2、估计价格

师:小朋友都想买东西,老师也想买一只书包(课件),你知道这只书包要多少钱呢?

生自由猜(师了解学生估数的基础)。可能一:学生出现几十几、一百几十几乱猜,师策略:小朋友都没猜准确,这只书包大约40元,你还能猜吗?

可能二:学生出现43元或大约40元左右等,师策略,已经很接近了,这只书包大约40元,你还能猜吗?

生猜师板书:如果生只出现40多,师引导,42元可能吗,(但还不是书包的价格)比40元小可能吗?猜出39元。师:恭喜你猜数成功!

如生直接猜出39元,师策略:恭喜你猜数成功,但有一位小朋友猜是大约40元,你们认为他猜得对吗?师:大约40是什么意思?大约40还可能几呢?

师:这些数大约都是40,大约是40的数你认为还有吗?

师:根据板书,这些数大约都是40

36

37

38

39

大约40

41

42

43

如学生出现45、35师策略:让举手的学生说说想法,或策略:这些数大约是40小朋友有意见吗?45、35比较特殊,小朋友能讲出自己的理由非常棒,关于象45、35这样的数,我们以后再作重点研究,今天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估计。

师:大约是40可能比40大,可能比40小。

师:那与40最接近的是什么数(39、41)生答师问你是怎样想的生答师小结

师:小结:小朋友,这只书包大约40元,生活有用大约来表示结果,这种情况还有吗?生自由说。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你看下面听课的老师有多少人?生自由说,师引导两点:1、一时无法得到准确数可用大约来表示,2、没有必要得到精确数可用大约来表示。

3、应用估计

师:这只书包的价格大约40元,因此它摆放在40元的贷架区,意思说大约40元的商品摆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来看下,下面的商品应你需要几个货架区?

18元,49元,22元

生答:20元区、50元区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这样按商品的价格大约整十数摆放你认为怎么样?生答

师:小结:也就是说,有时候把一些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会比较方便。

二、加减法估算

1、两个数相加估算

(课件)足球18元,蛋糕49元,赛车22元

师:20元区、50元区的三样商品小朋友都很喜欢,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两样?你会怎样选?大约要多少钱?你要完成几个任务?(生答)

师:大约要多少钱是什么意思?生答

自己想一想或跟同学说一说。生小组合作。

师:把你的想法先跟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师指名汇报:选哪两样?大约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出现大约71元等情况师组织纠正,

策略:他说大约71元,你认为…应该是71元,是算出来的,大约要多少钱谁是看出来的?

当一个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时师指名其他同学这种方法你会吗?

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后师小结板书:

师:生活中问我们大约是多少时,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方便(板书估算)

师:会估算吗?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我选两样商品,你马上估算出大约要多少钱?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估算的?

足球、蛋糕大约多少钱?

蛋糕、赛车大约多少钱?

生答。蛋糕、赛车你估算大约要70元,他估得准不准呢?计算验证,师表扬真是估算小能手。

2、三个数加减估算,完善课题

师:小朋友能很快地估算出买两样商品大约要多少钱,其中两样最多大约70元。刘老师现在有100元,想把这三样商品都买下来, 你认为100元够吗?(板书)

师:你有几种方法,而且很快可以知道够不够?

生小组合作(师:四人小组合作一下看看哪组的方法最多,哪组的方法最快)

师:先把你的方法与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生答:可能出现:

(1)计算18+49+22=89

师:请把你的方法和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如生有困难师帮助:我把18、49、22加起来算出是89元,89比100小所以我认为100元够了。

师小结你采用了计算的方法,肯定是够了。

(2)估算师板书18+49+22大约90

师:请把你的方法和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如:我把18看成大约是20,49看成大约是50,22看成大约是20,这样大约是90元,所以我认为估计是够了。这里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

师:你采用了估算的方法,估计是够了。

小结:这两种方法一种是计算,一种是估算,速度哪一种快?生答估算

师:那估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18+49大约70 100-70=30 30-22大约10

(4)100-18-49-22大约10(减法学生一般不会出现,策略在后)

学生没想到师引导策略:老师还有一种解决的办法,小朋友来看看行不行?引着学生看板书的:100元够吗?

师:100元够吗?我一样一样地估算行不行?先买足球,大约要20元,大约还剩80元,再……等着学生接上。(结合板书)注意语言表达,大约还剩几元。

如学生没有出现计算:师策略:小朋友用估算的方法告诉老师100估计是够了,但结果真的够了吗?小朋友估的准不准呢?计算验证。

师小结:100元够不够小朋友把两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同样用估算的方法帮老师解决了购物问题。而且估算时既可以想加法,也可以想减法,加减法都可以估算(板书课题)

师:估算可以很快地知道大约是多少?你能用估算解决其他的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书本练习)

1、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划横线表示)

90-11 31+52 23+41+29 98-17 38+39 100-10-12

师:这个算式估算结果比80大,如果计算出来是50的话你马上可以告诉他错了,估算能帮助我们快速地验算。小朋友真能干,商场里一位同学买了学习用品后正在估算,我们一起去看看。

2、小亮拿了100元要去付钱。字典要29元,书包要42元,两样东西大约要( )元。小亮大约还有( )元。

师:小朋友估算的真快,商场里小明和妈妈也在买文具。

3、小明有20多支水彩笔,妈妈又给小明买了12支,现在小明大约有( )

支水彩笔。

生可能先会出现30。师问你是怎样想的?生答

生没出现40师策略:有一个小朋友说可能还有一种答案,你认为可能吗?生思考

引导:20多支可能接近20支,可能接近30支吗?如果大约30支的话加上12支那大约有几枝呢?

师小结:这道题目真有点与众不同,20多支可能是21支,加上原来的12支大约是30支;20多支也可能是29支,加上原来的12支,大约有40支;因此估算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不同的情况,情况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四、整合提高

师:小朋友在商

场买了这么多的商品,刘老师来到了杭州也想带些杭州特产回去给亲朋好友,小朋友能帮刘老师介绍一下杭州有哪些特产呢?生自由说:师自然参与。

师:杭州的特产真多,刘老师在商场里也看到了这些杭州特产。(课件)

龙井(59)元、西湖藕粉(43元)、天堂伞(48元)、杭白菊(22元)、丝巾(26元)

师:带回舟山去,你会帮老师推荐哪些杭州特产?大约要多少钱?你可以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和同学说一说。生活动。

生汇报,师将生的情况板书:如

59+22大约80(大约80元你是怎样想的?推荐这几样特产你有想法吗)

34+26+22大约80

师:小朋友真热心,帮老师推荐了杭州特产?老师在想,如果我真去买的话要付的钱是不是与同学们估得差不多呢?我们来验证一下。生验证

师小结:小朋友个个是估算小能手,让老师马上可以知道买这几样特产大约要花多少钱?谢谢小朋友用数学知识给刘老师帮的忙。

师:杭州特产这么有名,刘老师已迫不及待地买了其中的几样。花了……大约90元,大约90元小朋友知道刘老师买了哪些特产?

生思考,

生交流:两样(60+30)(50+40)三样(20+30+40)

师:真能干,用估算的方法马上就可以想刘老师可能买了什么?

五、小结

师:刘老师这次来杭州收获可大了,不仅认识了聪明的二( )班小朋友,还选购了丰富的杭州特产。小朋友,我们的课也快结束了,刘老师欢迎大家到舟山去旅游,到时刘老师也给你们推荐舟山的海鲜特产。

走进商场——《加、减法估算》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 sxsk/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